EN

他为党创建了三支红军牺牲时年仅28岁唯一的儿子后来成为总理

时间: 2024-12-20 06:57:39 |   作者: 冷库设备

产品详情

  世人皆知曾担任过我国的国务院总理,却鲜有人知其父亲李硕勋的传奇人生。在民国动荡的岁月里,一个年轻的四川青年,以惊人的组织才能在短短两年间创建了三支主力红军。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这位年轻的员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投身革命洪流。然而,就在他意气风发之时,一场意外的背叛却让这位28岁的年轻革命者永远离开了年幼的儿子。究竟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位父亲在狱中经受三个月的严刑拷打而不改其志?这个未及弱冠就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又是如何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常人很难来想象的革命壮举?

  四川高县的春天,总是比别处来得早一些。1903年,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李硕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时候,人们还叫他李开灼。

  村里的私塾先生最先发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一天,先生正在教授《论语》,读到"学而时习之"这一段。刚好李硕勋路过,听到这句话,竟主动走进私塾,对着先生说出了下一句"不亦说乎"。这一幕让私塾先生惊诧不已,连忙询问这个衣着朴素的孩子是否识字。

  "我在门外听大家读书,就记住了。"小小年纪的李硕勋如实回答。从那天起,私塾先生便主动找到李硕勋的父母,提出要免费教这个聪慧的孩子读书。

  在私塾的日子里,李硕勋展现出过人的记忆力。《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启蒙读物,他往往只要听上一遍就能背诵如流。更让人称奇的是,他不仅会背,还善于思考。有一次,同窗们在讨论"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李硕勋突然说道:"要是父母没有读过书,又怎么教呢?"这番出人意料的见解,让先生连连称赞。

  1918年,十五岁的李硕勋参加了高县中学的入学考试。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道作文题目:"春天"。其他考生都在描写烂漫的春光,李硕勋却写了一篇《春荒》,讲述了家乡农民在春荒时节的艰难生活。这篇文章不仅让他以最高分考入高县中学,还被学校存档,作为范文保存。

  在高县中学的求学期间,一件事情改变了李硕勋的人生轨迹。有一天,一位来自省城的教师带来了几本新式期刊,其中有《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李硕勋如获至宝,常常在油灯下研读到深夜。从这些书刊中,他第一次知道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了解到了"五四运动"的滚滚热潮。

  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天地,李硕勋转学到了省立高中。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进步教师张子林,另一位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历史教师李明远。这两位老师不仅教授课本知识,更经常向学生们介绍国内外形势,讲述革命道理。

  在省立高中的图书馆里,李硕勋第一次读到了《宣言》的中文译本。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让这个年轻人彻夜难眠。他开始组织同学们成立读书会,讨论如何改变中国的命运。很快,他就成为了学校里最活跃的进步学生。

  1921年的四川,正值军阀割据时期。当地军阀刘湘、杨森等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硕勋与同学王维舟、张子意等人秘密组建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选择在一家书店的阁楼上设立据点,以售卖进步书籍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为了扩大革命力量,李硕勋采取了独特的发展方式。他先是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名为"新思潮研究会"的读书小组。每周日下午,成员们聚集在偏僻的竹林里,轮流分享自己读到的进步书籍。通过这一种方式,李硕勋发展了第一批革命同志。

  1922年春,四川爆发了反对军阀加征厘金的农动。李硕勋带领青年团成员深入农村,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他们白天装扮成货郎,挑着小担子走村串户;晚上则聚集在农家的柴房里,教农民识字,讲述革命道理。短短几个月内,青年团在农村发展了数十名成员。

  然而,这些活动很快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一天傍晚,李硕勋正在书店整理资料,突然听到楼下有异样的脚步声。他迅速将文件藏入预先准备好的夹层中,从后窗翻出。就在他离开不久,军阀的爪牙破门而入,查抄了整个书店。

  为躲避追捕,李硕勋辗转来到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给了这位年轻的革命者全新的视野。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进步青年,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著名革命家的恽代英、杨闇公等人。在他们的介绍下,李硕勋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

  1923年秋,李硕勋进入上海大学学习。在这里,他聆听了瞿秋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专题讲座,参加了蔡和森组织的革命理论学习小组。通过系统学习,李硕勋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入。

  1924年初,经过组织严格考察,李硕勋正式加入中国。入党后,他被派往上海闸北区,负责工人运动工作。他经常深入到纱厂、印刷厂等地,了解工人生活状况,组织工人学习。在他的努力下,闸北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李硕勋开始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不仅组织工人读书会,还帮助工人建立互助组织。在一次纱厂工人罢工中,他带领工人巧妙地利用法律武器,迫使资方让步,使工人获得了加薪和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这次斗争的胜利,为上海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上海期间,李硕勋还参与组织了两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他提出要把与工农运动结合起来,这一主张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通过这些实践,李硕勋逐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员。

  1925年初,党组织决定派李硕勋回到四川开展革命工作。当时的四川,军阀混战不断,民不聊生。返川之后,李硕勋立即着手组建农民武装。他选择了川南地区作为根据地,这里群山环抱,易守难攻,是建立革命武装的理想之地。

  首先,李硕勋在高县建立了第一支农民武装。他采用了独特的发展方式,先是联系当地的猎户和,组建了一支三十余人的游击队。这支队伍以打虎除害为名,实则进行军事训练。为了掩护革命活动,他们白天分散在各村庄务农,夜间则聚集在深山中练习军事技能。

  1925年夏天,一场特大旱灾席卷四川南部。军阀趁机加征赋税,逼得农民走投无路。李硕勋抓住这个时机,带领农民武装打开了地主的粮仓,分粮救灾。这一行动迅速赢得了当地农民的支持,更多的青壮年加入了革命队伍。

  到了1926年初,李硕勋在泸州、叙永、古蔺等地相继建立了三支革命武装。他采用了"山林游击"的战术,依托复杂地形,采取打了就走的方式,让敌人疲于奔命。每次行动之前,他都会仔细研究地形,选择最有利的战场。

  在组建军队的同时,李硕勋特别注重政治工作。他要求每支队伍都设立文化教员,负责给战士们讲解革命道理。每天晚上,战士们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讨论革命形势。通过这样的形式,使这支农民武装逐步成长为一支有革命觉悟的队伍。

  1926年夏,李硕勋领导的三支革命武装在泸州会师,组建了川南农民革命军。这支队伍不同于其他农民武装,他们有严格的纪律,秉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得民心。在行军途中,战士们主动帮助农民收割庄稼、修补房屋,甚至一根针线都不取。

  为了扩大革命影响,李硕勋创办了《农民报》,宣传革命理念。他还组织战士们编演活报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民讲解土地革命的意义。在他的努力下,革命火种在川南大地上迅速蔓延。

  然而,革命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926年冬,当地军阀联合围剿革命武装。面对优势敌人,李硕勋带领部队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将部队分散成小股,隐藏在各个山区。等到敌人疲惫之时,再集中优势兵力,给予敌人重创。

  这一时期,李硕勋创造性地提出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革命战略。他将革命武装分散到各个村庄,发动群众建立革命组织。每个村子都成为一个革命据点,相互呼应,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927年春,四川军阀对革命力量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围剿"。一支由刘湘亲自统率的精锐部队,携带重炮向川南革命根据地进发。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李硕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主力部队分散转移,保存革命火种。

  就在部队转移的关键时刻,一个意外发生了。3月15日凌晨,李硕勋的警卫员杨福林突然叛变,带领军阀部队包围了李硕勋所在的农家院落。当时,李硕勋正在整理重要文件。听到外面的动静,他迅速将文件付之一炬,随后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枪战。

  在这场遭遇战中,李硕勋身边只有四名战士。他们利用院落的砖墙作掩护,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战斗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直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最终,李硕勋不幸被俘。

  被捕后,李硕勋被押送到泸州监狱。军阀方面派出多名审讯人员,轮番对他进行审讯。敌人先是以高官厚禄相诱,后又以酷刑相逼,企图让他交出党组织的名单和武装力量的下落。在狱中的三个月里,李硕勋经受了很难来想象的折磨。敌人用烧红的铁钳烙他的身体,用竹签刺他的指甲,但始终没有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情报。

  期间,李硕勋的母亲带着年仅三岁的儿子前来探监。面对哭泣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李硕勋只说了一句话:"把孩子带走吧。"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亲人。

  在狱中,李硕勋仍然没有放弃组织革命活动。他设法与同囚的革命者取得联系,通过暗号传递信息。他们还在牢房里开展学习活动,李硕勋用破碎的砖块在地上写下革命标语,教导难友们坚定革命信念。

  1927年6月17日,军阀当局对李硕勋下达了死刑判决。行刑前一天晚上,狱警发现李硕勋正在墙上写诗。这首诗后来被狱友记下:"砍头只为革命来,死得其所又何哀。愿将热血染红土,盼共和才能重开。"

  6月18日清晨,李硕勋被押往刑场。一路上,他高唱革命歌曲,昂首挺胸走向刑场。行刑前,敌人最后一次劝降,李硕勋却说出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革命是对的,我死得其所。"

  当枪声响起的那一刻,李硕勋年仅28岁。他的牺牲消息传到根据地后,战士们含泪在山洞里开会,重温他生前教导的革命道理。在他牺牲的地方,群众偷偷立了一块无字碑,每年清明都有人前来祭奠。而他年幼的儿子,被组织秘密转移,后来辗转到了延安。

  李硕勋牺牲后,他的革命事业由家人和同志们接续传承。1928年,他的遗孀张玉华在组织安排下,带着年幼的辗转到达上海。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母子二人隐姓埋名,暂时在一家裁缝店谋生。张玉华白天做工,晚上继续从事地下工作,为革命事业输送物资。

  1930年,组织考虑到上海形势日益严峻,决定将送往苏区。一位女交通员装扮成富家太太,把装扮成自己的儿子,经过多次转车,终于将他安全送到了江西中央苏区。在那里,和其他革命烈士的子女一起,在八一儿童团接受教育。

  与此同时,李硕勋生前创建的川南革命根据地,虽然遭受重创,但革命火种并未熄灭。他的战友王维舟带领剩余队伍转入地下,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将李硕勋的革命故事编成歌谣,在农村传唱。每当夜幕降临,乡间小路上就会响起这些革命歌谣,使革命薪火得以延续。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当地群众得知红军就是李硕勋生前追随的革命队伍后,纷纷前来支援。他们带来粮食、药品,并主动担任向导。一位老农民甚至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李硕勋用过的水壶送给了红军指挥员,表达对革命事业的支持。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硕勋的弟弟李硕深响应党的号召,在川南组织抗日救亡团体。他将兄长生前的革命故事编入快板书,在街头巷尾演唱,发动民众抗日。1938年,一支由川南子弟组成的抗日队伍奔赴前线,他们的队旗上绣着"继承硕勋遗志,誓死抗击日寇"十二个大字。

  解放战争期间,已经长大成人的从延安学成归来,主动请缨回到四川。在父亲生前战斗过的土地上,他参与领导了当地的解放战争。1949年底,当进入泸州时,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欢迎仪式,他们打出"欢迎李硕勋的儿子回家"的横幅,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

  新中国成立后,李硕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旧址被辟为革命教育基地。他生前战斗过的山洞、住过的农舍,都被妥善保护。当地群众自发组织护理小组,定期打扫清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群众前来祭扫。一些老党员和革命后代还专门成立了宣讲团,将李硕勋的革命事迹讲给下一代听。

  李硕勋用生命播撒的革命种子,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他牺牲的地方,如今建起了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他使用过的物品、革命文献和历史照片。一代代参观者在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而他在狱中写下的那首诗,也被镌刻在纪念馆的墙上,继续讲述着那段热血沸腾的革命岁月。

相关产品